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中国奶是好是坏 咱们不妨平心静气地看看
时间:2024-03-07 04:55:51  来源:kaiyuncom

       

  一场疫情的灰犀牛,让人看清了在特殊时期,只有“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全球粮食短缺“狼来了”的警报声响起的时候,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让全国人民长舒了一口气,“奶瓶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奶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事关一个民族整体体质的强弱,能够说是万亿群众的民生产业。

  中国的奶业经过了几个周期的发展,乳制品成为慢慢的变多民众的必需品。然而,看完下面这一组数据,你不得不承认中国乳制品的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2018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34.3千克,约为世界中等水准的1/3,主要以液态奶消费为主。美国人均奶酪消费17.2千克,折合生鲜乳172千克;欧盟人均奶酪消费18.3千克,折合生鲜乳183千克;中国人均奶酪消费0.1千克,折合生鲜乳1千克,相对偏低。

  在乳制品消费这一块儿,我们的民众相比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中等水准都有较大的差距。这背后既有国内经济发展的因素,也表明了国内乳企依旧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责任来满足民众的需求。

  因此,中国乳业市场的现状是,一方面民众对乳制品供给有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强烈需求的背后也对乳制品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充足且高标准地提供优质乳制品,成为摆在中国乳企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最近,行业热议的乳业标准之争,乍看是舆论的纷争,其实背后反映了民众的诉求。

  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从客观数据来厘清中国的乳业品质衡量准则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同时,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龙头乳企更应洞察民众的期待,主动肩负起责任,为市场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

  任何时候,对于任何食品,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对于乳业来说更是如此,从婴幼儿到老年人,可以说乳制品陪伴在民众的各个阶段,安全更是底线中的底线。

  客观而言,乳业整个生产链条涉及上中下游多个环节,很复杂。最终需要确保到达消费者口中的产品安全,这样一个时间段,就需要国家层面来制定标准,以此规范企业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安全。

  那么,在乳业标准舆论纷争之际,通过现实数据分析来看一看,中国的乳业标准究竟如何,是高还是低。

  体细胞数是衡量奶牛健康情况和生鲜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奶牛受到感染或伤害时,体细胞数会显著增加。体细胞数越高,生鲜乳中致病菌和抗生素残留的污染风险越大,对乳品质量的影响也越大。欧盟和新西兰规定生鲜乳中体细胞数≤40万个/mL,美国规定体细胞数≤75万个/mL.(A级奶、B级奶)。

  那么,在这项事关安全的核心指标上,中国乳企表现得如何?2018年,农业农村部对3299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体细胞数平均值为33.04万个/mL,低于欧盟、新西兰和美国标准,规模牧场生鲜乳样品的体细胞数平均值22.1万个/mL,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再看另一个核心指标黄曲霉素M1,2018年,农业农村部对14566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黄曲霉素M1检出样品的平均值为0.055g/kg,远低于国家标准和美国限量标准的0.5g/kg。

  此外,在对国内市场的生鲜乳中铅和铬含量的检测中,样品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均远低于国家标准。

  在国人“谈之色变”的三聚氰胺检测中,2018年,农业农村部对 9289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结果均未检出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就乳蛋白来说,乳蛋白含量国家标准为≥2.8g/100g。 2018年,农业农村部对3299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乳蛋白含量平均值为3.25g/100g,高于国家标准,规模牧场生鲜乳样品乳蛋白含量平均值为3.36g/100g。

  在另一个重要指标乳脂肪上,受检的乳企也表现了其品质。乳脂肪含量国家标准为≥3.1g/100g。2018年,农业农村部对3299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乳脂肪含量平均值为3.84g/100g,亦高于国家标准,规模牧场生鲜乳样品乳脂肪含量平均值为3.94g/100g。

  有自媒体随机到超市进行了观察,比如蒙牛纯牛奶的一款产品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毫升的乳脂肪含量达到4g,高于国家标准。伊利的金典有机奶,每100毫升含蛋白质达到3.6g,比中国标准提升20%,同时高于欧盟(3.2g)和美国(3.0g)的标准。另外,脂肪含量达到4.4g。

  在数据透视之下,很显然,中国的乳企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大家印象中的低质甚至低劣的现状。无论是安全还是品质,都可以拿到国际上去PK。

  当然,这背后既有国家监管和乳企自身提升的因素,也离不开舆论的监督。从这个程度上讲,目前市场上针对乳业标准的争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督促乳企时时刻刻紧绷安全和品质这两根弦。

  水大才能鱼大。庞大的中国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造就了国内一批乳企的崛起。一份券商研报评估,2019年乳制品市场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仍然将稳步发展,至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额或将突破5500亿元。

  以伊利为例,最近10年来,立足国内市场,净利润连年增长(见下图),伊利股份的市值更是突破了2100亿。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企业的本质不在于经济和业绩,而在于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伊利这样的国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解决国内民众乳制品消费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问题,解决乳业产品供应和质量的问题。

  乳业假如慢慢的出现问题,大家该批评批评,有了争议,大家该讨论讨论,但唱衰中国乳业则大可不必,外国的月亮再圆,到了关键时刻,恐怕不能照亮我们的生活。

  中国经济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市场早已进入充分竞争的阶段,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都在使劲浑身解数满足那群消费的人需求,研发更高品质的产品。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有哪家企业能靠着欺诈消费者做大做强?平心静气地讲,两家营收接近千亿、规模远超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无论从研发投入、设备投入、人员配备都已是世界级水平,看数据一目了然,国标这个行业底线,早已不是中国乳业第一阵营的参考标准。

  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乳业仍将是民众最为关注,也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在奋笔疾书、大声疾呼的喧嚣中,我们不妨呼唤一下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国家制定的乳业标准,既要考虑行业现状,也要考虑奶农利益,超前的标准已经被历史证明有害无益,市场比政府更能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头部乳企的一些品质衡量准则已经大幅超出了国标。

  大家希望提升国产乳制品水平的心情能够理解,但如果单纯想靠提高标准来实现,而忽视了市场的作用,恐怕就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