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水定城”的贵阳,是一座独具个性的城市,孕育出“鲜、酸、辣、奇”的味道,成了贵阳美食的主旋律。 从折耳根酸奶,到高乳铁蛋白鲜奶,这些年,贵州好一多不断推陈出新,以“一招鲜”撑起了贵州乳业一片天,诠释了“爽口”的贵阳味道。 2020年,疫情之初,让贵州人引以为豪的“折耳根护体”,在网上口口相传。 折耳根或许是贵州人最为“爽口”的一道食材,“万物皆可折耳根”。可贵州人万万没想到,好一多竟然把折耳根变成了一款网红酸奶。 那一年的愚人节,好一多在官方公众号“官宣”了新品发布,有辣椒酸奶,有折耳根酸奶,有洋芋酸奶。原本只是一个俏皮的玩笑,可网友不干了:“你敢做我就敢喝!” 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身为好一多的董事长,张琴立马带领团队着手研发。同时,好一多拿出10万元,全网征集创意和设计。这一招,把网友的热情点燃了。 ……各种脑洞大开的创意和设计,让折耳根酸奶还没有正式“出道”,就已经话题满满。紧接着,甄选折耳根基地、品鉴折耳根酸奶,给了网友满满的参与感。 到正式“出道”的时候,“折耳根酸奶”线亿,登上了微博“热搜”,吸引网友争先打卡,直言“搞到事喽”。来自德国的网红“乐柏”亲测折耳根酸奶,也蹭着流量火了一把。 一夜之间,“折耳根酸奶”就成了贵阳美食“爽口”的一个新奇样本。那份脆爽清新,简直就是酸奶界的一股清流,一再刷新了好一多在乳品创新上的高度。 而后,资深吃货们把折耳根酸奶带入了火锅、烧烤等消费场景中,让这款网红酸奶与贵阳美食完美融合。出圈,尽显“爽口”之魅,折耳根酸奶做到了。 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里,坐落着一个举世闻名的观天巨眼,它就是中国天眼,FAST。 理论上说,中国天眼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于宇宙的边缘。事实上,在正式投用之后,中国天眼的科学产出,一直非常耀眼。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也有好一多默默的保驾护航。从2018年起,好一多每天直供中国天眼科学家,为驻守大窝凼的中外科学家提供着鲜活的营养保障。 一头是国之重器,一头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双方的牵手似乎是一种必然。 21年始终专注于优质的巴氏鲜奶,好一多的这份执着,与中国天眼科学家的精神不谋而合。之所以选择好一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看中的,正是好一多的卓越品质。 在国内,好一多一直是乳业界的一个标杆。瞄准巴氏鲜奶,切入高端鲜奶市场,以“领鲜每一天”为己任。从创业之初,好一多系列产品的横空出世,就惊艳了充斥各种“奶罐头”的乳品市场。 年近九旬的中国乳业界元老魏荣禄多次点赞好一多。他说,“我喝了60多年的牛奶,好一多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牛奶。”由此,魏荣禄不无羡慕地说,“能喝上像好一多这么优质的鲜奶,贵州人民真幸福!” 近年来,在消费新形势下,众多购买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有奶喝”,而是希望“喝好奶”,喝更营养更新鲜的牛奶。好一多审时度势,顺势推出了高乳铁蛋白鲜奶和零添加剂酸奶,以 “贵之鲜”系列新产品引领着乳品消费迭代升级。 专群饲养、专群挤奶、专车配送。一时间,“贵之鲜”的“私人定制”属性,成为了中国乳业界新的风向标。 年销售额3亿多、利税5000万,老实说,对于好一多这样一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来说,这样的发展速度并不算快。 万丈高楼拔地起,也是从最下层的地基开始建的。无疑,一家乳企的根基,就是优质奶源。只是,自建奶源的话,投入大、回报慢,没多少人愿意做这样的“笨功夫”。毕竟,砸广告攻城掠地者,比比皆是。 好一多偏偏有这样的定力。在张琴看来,没有优质奶源的支撑,乳企即便能取得短期的成功,也注定无法走得更远。2010年,好一多斥资3亿元,在修文建起了世界标准的万头奶牛基地,并从新西兰引进4000头纯种的荷斯坦奶牛。 好一多此举,彻底扭转了贵州优质奶源短缺的市场劣势,在贵州率先走出了一条高起点高标准创办规模化牧场和全产业链经营发展的新路子,受到国内乳业界的极大关注。 “奶源为王”的思路,让好一多在悄然间实现了从“领鲜每一天”到“领先每一天”的华丽转身。从乳铁蛋白、蛋白质和菌落种数等刚性指标看,原奶品质远超欧盟标准,这是好一多最大的信心和底气。 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联盟办公室处长庄严说,好一多“贵之鲜”鲜奶中的乳铁蛋白含量高达每升60毫克,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悄然而至的乳品消费新时代,众多的乳品企业纷纷布局“鲜战略”,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重塑了乳品的品质和价值。特别是国家优质乳工程的贯彻实施,以严于欧美行业标准的品质要求,实现了巴氏鲜奶“天然活性营养”的价值回归,也指引着中国乳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好一多无疑是其中佼佼者。无论是荣膺中国“奶业脊梁”,还是获颁“优质乳工程助力国民营养计划功臣企业”,好一多实至名归。(文/徐子 图片由贵州好一多提供) 不久前,贵州省贵阳市某媒体公司经理高鹏进入“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索引栏里输入关键词后,有关数据统计页面立即映入眼帘。“这样的平台十分便捷,可以根据主题、场景、部门、地域等方式来进行分类检索,获取平台上的各类政府公开数据。… 本报贵阳电 (记者陈隽逸)记者近日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2月14日,全省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已就业41.35万户94.31万人,就业率为94%,实现了“1户1人以上就业”以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 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贵州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鼓励支持各地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在安置点或周边引进就业帮扶车间和发展配套产业,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