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作为中国首个乳业品牌,擒雕牌炼乳在上世纪可谓是国货之光。其产品不仅弥补了中国炼乳产业的空白,打破了国外乳企的垄断,更是智斗外企,在中外首个商标案中以获胜轰动中华大地,捍卫了民族企业的尊严。
然而万万想不到,如此国货之光,如今再受到关注,竟然是因为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20世纪20年代,温州因地处东南一隅,未被军阀混战所波及,工业得到顺利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棉织、肥皂、针织业、炼乳业等一系列产业。
1924年,一家以土法炼乳(即直接用简单的烫浴方法来制造)为主的加工厂宇康炼乳厂在温州成立,由此拉开了国产炼乳业发展的序幕。
此后,尽管陆续有人利用自己所养乳牛的乳汁,进行小规模的土法制造,但由于产量小,加上缺乏品牌意识,国产炼乳在市场上始终没多大反响。反倒是来自英国的纳司而英瑞公司所产的“飞鹰”牌炼乳,因到处设代理,大力倾销,在国内十分畅销。
一年后,眼看着外国炼乳垄断中国市场,国产炼乳发展无望,经营药房的吴百亨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开始在自家药房——“百亨药房”的店堂后面试制起甜炼乳,并在温州西山灰炉地方建造起了牛宿。
吴百亨意识到,传统土法炼乳之所以色泽不亮,口感有焦味,是因为土制炼乳的方法本身有一定的问题。于是,凭借着从事药店经营的经验和制造成药的知识,他采取了“重汤蒸发法”来制作炼乳,由此解决了前者的问题。
产品试销成功后,吴百亨大为欣喜,于第二年就创办起了炼乳厂。1926年,“百好炼乳厂”正式成立,开始销售“擒雕”牌炼乳。据当时的资料介绍,擒雕炼乳一经上市,就销路大开,声名远播。
简单提一下,由于温州水牛的奶含脂率和“干物质”较高,奶质佳,用它制成的炼乳和奶油,色泽好味道浓,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迁厂以后,为了刺激当地农民养牛,吴百亨以贷款的方法给农民买牛,并适当提高收购价格,帮助改良牛种,提高挤奶技术。
有了优质原料作支撑,吴百亨又通过前往国外考察学习,引进先进设备,来改善擒雕炼乳的质量。
在一系列操作下,擒雕产品也因为质量好打响了知名度,并开始在温州临近的地区进行销售。
1929年和1930年,“白日擒雕”牌炼乳分别获得中货展览会一等奖、西湖博览会特等奖,声誉甚至超过了“飞鹰”牌炼乳。
如果仅以此来看,“擒雕”炼乳如同当时温州棉织、针织业一样,可谓发展顺遂,但事实远非如此,由于有“飞鹰”在前,“擒雕”在发展前期可谓波折不断,不得不与前者斗智斗勇。
这里不得已提的是,由于“擒雕”创立时直指“飞鹰”,因此在设计商标时,吴百亨也是专对于“飞鹰”的商标来设计的,以“雕”来寓意和飞鹰作斗争,而手擒雕的图案设计,在外界看来想必不言而喻了。
1929年,眼看擒雕牌炼乳增长迅速,英瑞公司请了一位叫葛福来的律师向商标局提出申诉,指出“擒雕”商标在采用飞鹰标识和商标红字上均系冒仿“飞鹰”,应撤销前者的商标权。
但由于“擒雕”商标符合注册要求,加之在报刊登记时(按照当时的规定,注册商标需要在商标公报上进行刊登,如6个月内无异议,则商标注册成功)英瑞公司方未提出反对意见,因此此次商标之案以“擒雕”获胜。
之后,随着新《商标法》实施,英瑞公司再作挣扎进行申诉,但结果依然是败诉。
商标案件败北之后,不甘心的英瑞公司再度向擒雕牌炼乳发起攻击。当时,英瑞公司将温州地区的飞鹰炼乳价格从原来的6.7角大洋下降为5角,意欲以价格战击垮擒雕。
面对价格战,吴百亨沉着应对,将擒雕炼乳减价为每听5角小洋(大约11.5角小洋等于1元大洋),并在上海、宁波、福州等地进一步降价。
最终的结果是,擒雕因生产规模小,削价后因销量不大,损失也比较小,反而是飞鹰因销售量大而出现大额亏损。因此,在坚持了3个月时间后,飞鹰只得就此收手,重新调整价格。
1931年,英瑞公司请了中国买办胡世铎做中间人,表明了自己有意以10万银元的价格收购“擒雕”牌商标,希望吴百亨能够考虑一下。结果不曾想,胡世铎话刚出口,就被吴百亨呛了回去。到最后,胡世铎也没有说服吴百亨出售擒雕。
短短三年时间经历三次挫败,照理说英瑞公司应该放弃了才是,但他根本就没有放弃的心思,甚至还耍起了阴招。
1933年,英瑞公司借手福州亚士德洋行,收购了1000多箱的擒雕牌炼乳,然后故意存放到变质后再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以此来打击擒雕炼乳的声誉。
可即便如此,吴百亨依旧没有屈服。他让会计陈玉溪带了两万元到福州,把那批货全部买回,然后当众把它们倒入福州渔港。最后,擒雕炼乳不仅没有失去声誉,反而因此声明鹊起,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
1941年,在擒雕牌炼乳运往四川销售时,英瑞公司又向湖北宜昌警方诬陷说运输的是“太阳”牌日本炼乳,被惨遭扣留。直到后来百好公司这边拿出证据,才成功运输了这批货物。
这期间,英瑞公司也有试过再次和吴百亨合作,承诺让百好负责生产,并拥有51%的股份,而英瑞公司则负责销售,持有49%的股份。但被吴百亨看穿了它的吞并阴谋,其吞并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
在与外企斗争的过程中,擒雕炼乳可谓几经波折,但也正是因为对民族企业的那份坚守,擒雕炼乳才愈挫愈勇,屡生光辉,并将产品卖到海内外,成为国货之骄傲。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百好乳品厂通过工贸订单方式与熊猫乳品集团建立合作。其合作出口商标“熊猫牌”甜炼乳,曾出口东南亚国家,出口量占全国50%以上。
虽然此后多年,擒雕炼乳一直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包括推出甜美素、果汁牛奶和冰淇淋粉等,但由于市场变化,消费者口味升级,以及竞争者增多,擒雕炼乳发展到90年代中期还是出现了亏损。
1995年,瑞安百好乳品厂亏损500多万元,第二年又亏损600多万元,成为当时浙江省国有企业的第二亏损大户,一度濒临倒闭,不少员工因拿不到每月300元的工资而集体。
之后,当地政府决定组建百好公司,公司以租赁经营的方式与乳品厂脱钩,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公司实行竞标。在百好待了多年,不甘擒雕没落的王仲达接过了这个担子。
之后,通过创新易拉罐炼乳,调整销售策略,擒雕炼乳再度出现辉煌。据了解,在易拉罐甜炼乳推出后,销售额猛增,仅这一个产品1999年的销售额就达到2000万元。
直到3年后,瑞安百好乳品厂牵手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瑞安百好擒雕乳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擒雕”牌系列新产品。这才让擒雕炼乳再度问世。
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擒雕牌”之所以复核没通过,原因主要在于其“丧失了老字号注册商标使用权”。
杭州日报也报道称,瑞安百好乳品厂授权百好乳业使用“擒雕牌”商标,授权到期后,双方没能达成继续合作协议,百好乳品厂收回了该商标,由此百好乳业丧失了老字号注册商标使用权。
这就意味着,擒雕与广合顺、群英楼、重庆冠生园等品牌不同,后者大多是因为经营不善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而擒雕牌炼乳只是商标使用权归属问题。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但不可否认,在日渐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擒雕这个即将百年的老字号,的确需要些新的故事,以及新的关注度。
*以上图片已标注明确出处,配图仅作参考,无指向性及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